「點解今次又唔扣題?又係取材唔恰當?情感唔夠深刻?」相信許多同學在收到老師發還的作文時,每每看到自己的心血因為「取材失誤」而落入中下品等第,內心定是不解,甚至有些委屈的😢
2018年文憑試的「重遊舊地所見有感」作為記敘文的典型題目,涵蓋記事、描寫、抒情三大元素,可供同學發揮和創作的空間極大😚👍 那麼同學們應該如何選材,才不至於內容被「5分封頂」?又該如何在三大元素中取得平衡,將記描抒三者完美融合、昇華文章呢?🧐
為了幫助也許正因中文作文無從入手而苦惱的同學們, hkdsegayau 小編整理了幾種常見的寫作方向和例子,同時準備了「攻略」這類題目的致勝提示🏅 希望大家可以不再懼怕寫作卷!
1. 2018 DSE 中文作文題目:重遊舊地所見有感(第一題)
舊地重遊,看到眼前景象,難免興起一番感受。試以「重遊舊地所見有感」為題,寫作文章一篇。
2. 拆解題目🙌
✨審題是中文寫作卷的重中之重,小編建議同學們在草擬大綱及落筆創作前,將題目拆分為上述的「三大元素」:記事、描寫及抒情。以下是小編的簡單示範✍️
2.1 「舊地重遊」:記事📝
這條題目具備很大的發揮空間,取材自由。但同學們要小心「舊地」二字,這是題目唯一的局限。所選的地方至少應是第二次到達,甚至可以是曾經每日都會造訪的景點,切記不可選擇初次到訪的地方。
而「重遊」代表再次遊覽,同學在此地所經歷的事情不同,心境和體會亦會有所不同。
🔸從日常生活和平淡日常中「取材」較易引發讀者共鳴👐
🔹過去的遊歷和「重遊」的時間相隔越久,今昔對比可越發強烈。
🔸同學們切勿過多記述遊覽經歷,可將文章重心放在「景」🎑 與「情」🧡💙
2.2 「眼前景物」:描寫🏞
「所見」的景物正是令同學心生感悟的契機,即觸景生情。因此寫作時需要特別注意景和情的關聯🤝 再結合過往經歷,以景起筆敘事抒情。
🔸請留意景物描寫的篇幅,以免詳略失宜、枝節叢生😰
- 若所述景物是情感生起的主因,同學可寫得具體細緻👍
- 若景物只是觸發體會的助因,則可精練扼要,以景引入更重要的人或事
🔹風景變化與否應視乎同學如何取材,變與不變可隨所抒感受自由發揮💫
2.3 「一番感受」:抒情🧡
「有感」即文章「立意」,同學所寫的情感由心而發,是個人的感悟,故文章應以「第一人稱」角度寫作。
據2018年考評局教師會議簡報所言,同學可以「懷人」,也可以「感時傷世」。所抒情感或濃或淡、或悲或喜,均可接受,惟須自然真實,切記不可「為嘆而嘆」。一旦情感失真誇張,文章的韻味亦會大打折扣😨
🔸文章的「取材」與「立意」環環相扣,故「所見」和「所感」應有緊密關聯。
🔹小編建議同學可簡括「重遊」的經歷,因應「所見」「舊地」的今昔對比,順應景物抒發自然流露的感悟和體會,達至以景生情✔️
3. 取材例子✍️
前文亦有提及過,「重遊舊地所見有感」這條題目自由度較大,因此可供同學發揮的題材亦較多😍 為了令同學們更容易明白如何融合三大元素,小編整理了三個例子供同學參考📝
3.1 母校
📝記事:於學校開放日以舊生身分回到母校分享
🏞寫景:煥然一新的彩色外牆 vs. 泛黃剝落的石屎外牆
增設空調的班房 vs. 只有嗡嗡作響的大風扇的班房
全新木桌木椅 vs. 滿是塗鴉刻痕的舊椅桌
鋪上塑膠的操場 vs. 塵土飛揚的泥土地
正在上課的學生
🧡抒情/理:懷念青春、時光荏苒、感激師長母校、友誼不再、追悔校園生活
3.2 街道(大澳)
📝記事:久未前往大澳觀光,有天心血來潮遂重遊舊地
🏞寫景:水泥地、鐵欄杆、巴士站、磗地 vs. 泥濘山路、簡陋站牌及車長室
彩色觀光船 vs. 褪色老漁船
海味鋪小食店 vs. 曬咸魚的空地
洋房 vs. 木棚屋
🧡抒情/理:感慨變遷、人情味、城市發展、商業文化、樸實不再
3.3 故鄉
📝記事:因居於鄉下的外婆逝世而返鄉收拾遺物
🏞寫景:親朋好友聚首一堂的熱鬧 vs. 滿佈灰塵和破舊傢具的客廳
幼時與外婆同睡的溫馨 vs. 冰涼一片的木製雕花大床
整潔祖屋 vs. 頹垣敗瓦
親密無間的友人 vs. 無話可說的沉默尷尬
🧡抒情/理:物是人非、緬懷故人、珍惜眼前人及時光、「人生代代無窮已」
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寫作心得,適用於記描抒型題目,希望可為同學帶來些許啟發,更好地備戰DSE💪
訂閱免費 DSE 資源
不想錯過 DSE 考生必讀資訊、想獲得免費 DSE 學習資源?
hkdsegayau 已為你準備好!只須填妥 DSE 資源訂閱表格,便會透過電郵定期收到免費 DSE 學習資源。
這是完全免費的!
關注我們的 Instagram 動態
hkdsegayau 在 Instagram 定期分享 DSE 讀書心得、實用英文生字。
超過 14,000 位考生已經追蹤 hkdsegayau 的 Instagram 專頁了,你也不要錯過喔!
DSE 溫習筆記
與其自己花數十小時鑽研厚厚的教科書,直接溫習 hkdsegayau 的重點筆記一定更具成本效益。
現在的你願意為你的 DSE 成績、你的將來而投資嗎?